|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股市资金套做沪铜?获利回吐铜价回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31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   沪铜主力1001合约周二表面很强,但实际上是一根标准的并不看涨的孕线,加上上周在43000点一线接连出现冲高回落和高开低走

     

      沪铜主力1001合约周二表面很强,但实际上是一根标准的并不看涨的孕线,加上上周在43000点一线接连出现冲高回落和高开低走,这些不好的迹象密集出现,引起了笔者担忧。昨日铜价开盘大幅低开印证了我们的担忧要变成现实。

      这一切从基本面信息上是看不出来的,换言之,基本面上并没有出现让多头如此恐慌的信息。周二晚无非就是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由市场预期的49%变成了实际的46.2%,此外就是美元指数在一重要支撑位上受到了支撑而已。就算这些是利空,但周二晚这些信息出来后,纽约精和伦敦铜都是阴十字星报收,并没有多大下跌,国际市场上的多头并没出现惊慌。但沪铜昨日反应却十分强烈,大幅跳水,场内多头明显惊慌失措。笔者认为并不在于基本面上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变,即使有,现在也没人知道,那是将来才会浮现的东西,那么原因何在呢?

      由于我国经济上半年回升强劲,股市、楼市出现持续大涨,尤其是银行系统超额放贷,极大地刺激了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和担忧,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场外资金涌入国内期货市场,尤其是工业品。

      其中,沪铜的持仓规模由7月初的41.4万余手增至7月29日的50.9万余手,增幅为22.9%;同期铝、胶的持仓增幅分别为25.8%、34.34%。这些资金主要针对工业品。笔者认为,这些资金很可能来自于股市,他们“做多不做空”,习惯于板块操作。这次涌入期市,由于这些资金低位没有多单,都是边拉边建仓的,并没有退可守的“根据地”,不适合“阵地战”,只适合快进快出的“游击战”。他们进场的依据也不是品种自身产业供求关系的显著改变,而是离现实还有相当距离的宏观通货膨胀这一预期。

      这一题材属于尚未发生的事情,充满巨大的想象力,它可以增加市场的担忧,加强市场的预期,从而刺激期价大幅上涨。但问题是期价涨上去容易,维持住就难了,因为现货市场的供求关系并未出现期价所反映的那样的急速改变。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沪胶,911合约与1001合约之间价差一度高达1400点,这有点离谱,这是资金扭曲的结果。

      这些游资是边拉边建的,防守比较困难,他们最有利的交易策略就是快进快出,能赚多少算多少。从历史上看,这种资金虽然激发起市场看多的热情,但他们进场后,往往却成为涨势的现实包袱,主要原因有:(1)他们自身边拉边建,防守困难,持仓心态必然不稳,导致期价震荡剧烈;(2)他们短期内实现了巨大的账面浮盈,一旦期价滞涨,就会导致回吐意愿十分强烈,而中长线趋势性运作的主力多头对此又十分忌惮,不可能去帮他们抬轿子,甚至有可能也部分参与获利回吐;(3)根据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向调节作用,我们认为当前工业品的供求关系已不如此前,因为价格高了,需求就少了。

      在历史上,场外资金“袭击”沪铜,也不是第一次,历史未必会全盘照搬,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沪铜在2003年10月期间,资金蜂拥而入,持仓量短短19个交易日就激增了20余万手,增幅高达67.5%,比此次还要猛烈,不过总持仓量与此次相当,都是50万手左右。最后期价滞涨,资金撤退,持仓规模降至37.6万余手,只比介入前多了7.6万余手;与此同时,期价也基本跌回到了资金介入前的水平,但整体上升趋势尚未破坏。这对涨势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持仓规模和期价都未跌破场外资金介入前的水平,表明场内既有的趋势性多头不仅未撤退,还有所进一步介入。

      从周三态势看,国内股市暴跌,加剧了获利资金撤离沪铜的力度,沪铜减仓2.2万余张,期价收盘价也大跌1900余点,预计资金撤退的过程还将持续数日,期价也将随之震荡回落。我们将密切关注此次撤退对沪铜整体走势带来何种影响。是否会终结中级反弹,目前还不能确定。如果撤退干净后,趋势性主力多头还在场内,而且涨势也没有实质性破坏,则中级反弹恢复起来的难度不大,否则反弹就有终结之嫌。(作者为长城伟业期货分析师)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