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正文

    铜价下跌吹出空调业降价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3-21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  随着铜价下跌,空调行业新一轮“降价大战”拉开序幕。日前,苏宁电器同海尔、美的等知名空调厂商签署全年共400万台的定制包

      随着铜价下跌,空调行业新一轮“降价大战”拉开序幕。日前,苏宁电器同海尔、美的等知名空调厂商签署全年共400万台的定制包销协议,并决定自3月17日起以这400万台空调在全国500多家连锁店开展降价促销行动,启动2007年的空调销售。格力也早在今年1月即启动降价计划。业内人士认为,国内空调行业的并购整合仍将持续,而空调生产商和渠道商之间的关系也将有所演变。
     
       铜价下跌引发降价潮
     
     
       东方证券的研究员张小嘎表示,此次各空调厂家的降价其实在情理之中。因为目前占空调生产主要成本的的价格已经从去年最高的8.5万元/吨下降为5.5万元/吨左右,并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去年铜价大涨时,空调生产企业都提高了空调的价格。因此,在目前铜价下跌的情况下,空调生产企业都具有一定的价格下调的空间。但是降价是否会对公司造成经营压力,则要看各家公司的生产成本状况。
     
       据苏宁电器透露的数据,在此次采购的400万台空调中,平均价格较市场低15%—20%,70%为实价机型,20%为2007年新款机型,品牌采购量分布为海尔60万台、美的50万台、松下40万台、春兰40万台、科龙30万台、奥克斯30万台、志高30万台、三星20万台等。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海信、春兰、志高等品牌的空调价格普遍比2月份均价下降了10%—20%,平均降幅接近16%。
     
       据了解,作为目前国内空调销售大户,苏宁电器每年都会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采购一大批空调。虽然此次400万台采购量还远未达到其最高纪录,但以每台1000元—2000元的价格来计算,苏宁电器此次采购的金额也达到40亿—80亿左右。按照目前我国国内的销售规模,此次采购量接近今年全年我国需求总量的六分之一。2006年我国冷冻空调市场的内销量约为2450万台,比2005年同期下降了60万台左右,受均价上涨的影响,总体销售额大约为534亿元,比2005年增长约15%。分析人士预计,2007年我国内销市场总体销量仍然会维持在2500万台左右。
     
       而没有参加此次苏宁电器空调降价行动的格力电器降价的行动则要迅速得多。早在今年1月,格力空调产品就已经在全国实施全面降价。格力电器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表示,目前格力的价格调整涉及格力的全系列产品,具体降幅依不同产品用铜量的差异而有不同。以正一匹主流型号为例,降价幅度大约在5%左右。
     
       华泰证券研究员董宏宇认为,空调降价其实并不是作为电器连锁经营店的苏宁电器所能决定的,降价的关键其实还在于空调的生产厂家,只有生产商认为可以降,才可能与苏宁电器达成协议;如果降价后,生产厂家要亏本,降价行动肯定无法达成一致。
     
       空调业整合将继续
     
       苏宁电器表示,此次降价行动可能会改变目前空调行业的竞争格局。不过张小嘎认为,价格竞争目前在空调行业中并不是一个很好的竞争方式,个别厂商的频繁降价可能会引起消费者对产品品质的不信任感等连锁反应,造成自身销售的制约,全行业的普遍降价也会引发消费者持币观望的心态,以价格手段参与竞争,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据了解,经过多年残酷的竞争,我国空调企业已经从最高的近百家减少到目前的20多家。并且,业内已普遍把这20多家空调生产企业分为三个阵营,其中第一阵营为格力、海尔、美的三家;第二阵营包括海信、志高、科龙、春兰、奥克斯、格兰仕、长虹、TCL以及坚守中高端阵地的合资企业松下、三星、LG、三菱、大金等品牌;其余为第三阵营。
     
       张小嘎表示,今年以及以后几年空调生产厂家还会减少。他认为,目前各家空调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其实性能和品质相差不大,之所以各个公司被分为不同的阵营,主要原因在于各家公司的品牌影响力、规模和成本费用控制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据研究,空调行业的盈亏平衡点在年销量800万台左右,以目前各家公司的销售数据来看,达标的并不是很多。因此,他认为在这种微利竞争状态下,必然还会有公司被淘汰出局,最终形成只有3—5家生产企业的格局。
     
       张小嘎还表示,随着空调行业集中度的逐步提高,空调生产商和渠道商之间的话语权差距也将逐步缩小,最终双方形成一种平等、互赢的关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