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支持铜需求预期上升
中国经济逐步出现利多因素。三季度GDP创出新低7.3%,固定资产投资和地产投资继续大幅回落。为了保住全年7.5%左右的承诺,政府正在加大投资在四季度促使稳增长措施见效。房地产政策有所调整对10月份房地产市场产生正向影响;逢中国工业传统旺季,中国10月汇丰制造业PMI预览值初值50.4,前值50.2,为近三个月高点;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稳增长措施支撑铜需求的预期提升,铜价出现反弹。但我们认为,目前政府陆续出台稳增长措施,是为完成年度增长7.5%左右的承诺,一旦有迹象表明经济企稳,政府仍将保持结构调整总思路,加上对2015年一季度GDP为全年低点的考虑,短期对铜价的支撑有限。
中国经济GDP增速从2013年的7.7%再度下滑至2014年7.4%的水平。我们预计2015年的GDP增速应在7.0-7.2区间。由此,中国经济减速将会导致有色金属中中国需求保持下降态势,铜价保持重心下移的格局不会发生变化。
二、美元指数持续上涨将给铜价带来压力
美国数据持续走强,制造业、房地产数据持续恢复,近期ADP就业数据增长良好,失业率创新低至5.8%,显示劳动力市场活跃,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美元指数保持上涨态势;欧元区经济由于地缘政治影响,再次陷入低谷,虽德国工业保持稳定,但法国及其他国家的经济下滑使欧元区经济再度陷入萎靡;虽欧洲央行保持货币政策不变,但量化宽松已在弦上,这导致欧元兑美元下跌,美元指数持续大涨,从7月份的80一线,连续上涨近3个月,连续突破2012年,2013年的最高值,目前也已经逼近了2010年的高点88.7。
我们预计,四季度美国经济将在消费需求再上台阶的推动下持续上涨,并且,在2015年中期甚至更早时间的加息预期中,美元指数在经过震荡调整后,仍将保持持续的上涨,这也将持续的给以美元计价的铜价带来压力。
三、铜消费增幅将保持在相对低水平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称,目前铜产业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14年精炼产能达到1000万吨;冶炼投资已经接近顶峰,资金投资逐渐转向铜加工行业;中国精铜产业集中度有显著提高,目前前5名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比例约60%左右,较2000年占比大幅提高20个百分点;中国进口铜精矿实物量大幅提升,但整体上国内原料供给对外依存度依然维持在37%的水平,变化不大;国内精铜产量增长较快,但国内供需缺口一直存在;预计2014年国内精铜消费增幅在5%左右。中国铜消费增幅已经进入平稳震荡期;铜的消费结构变化不大,电力用铜仍占主导地位。
这预示着如果中国电力市场不发生大规模投资建设,中国铜消费在近几年将会稳定保持在4-5%的水平上。如果特高压与配电网大举推进,会使中国铜消费上升2-3的百分点。
四、下半年供应大幅释放施压铜价
从国际铜研究组织 ICSG 公布数据看,在 4 月份精铜仍紧缺 164万吨,但是到了 6 月份,这个数值已经变为只紧缺 1 万吨。由于国内冶炼产能的释放,铜冶炼企业开工率在 3、4、5、6 月份逐步上升,在经过 7 月份短暂回调后,近期已经上升至 90%以上的水平。预计四季度的冶炼产能将继续释放,精炼铜产量将继续呈上涨态势。
虽然四季度线缆和汽车行业景气度会有回升,对铜的需求增长有所帮助,但随着下半年全球精炼铜供应的增加,精铜在全年将呈现供略大于求的现象,由此压低铜价。
五、分析和预测
我们认为,在美元指数上涨带来的压力、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中国2015年GDP数据的走弱预期、精炼铜供应供大于求的预期增强等因素的影响下,对于铜价而言,短期虽有所反弹,但从中长期看,仍将保持震荡弱势,年底铜价仍将有一波较大幅度的下跌。
我们认为伦铜指数上方6800压力明显,在经过阶段性的波动后,价格将跌向6300-6400的水平。沪铜指数在阶段性反弹后,短期48000有压力,后期将跌向45000一线。从操作策略上,考虑到美元指数面临压力,短期有可能利多铜价反弹,所以近期可适度回避风险,保持观望,中长期空单可以持有,如遇较大幅度反弹,空单仍可介入或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