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佳,外围经济环境回暖,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尚存,市场期待更多经济刺激举措出台;供需面来看,国内铜供应增速有所放缓,国储局收储约20万吨融资铜提振市场,助力沪铜短期反弹;但考虑到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格局未改,国内铜供应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维持增长,而消费尚未见明显改善,需求旺季能否如期而至存在变数,中期内铜价下跌风险犹存。具体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一、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较佳,外围经济环境转暖
美联储发布的"褐皮书"即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显示,3月初以来美国多数地区经济继续增长,严寒天气的影响正逐渐消退但依然存在。随着天气好转顾客流量增加,多数地区居民消费回升,汽车销售增加,旅游业势头良好。同时,制造业活动总体也在改善。总体而言,多数地区待售房屋库存水平低而房价继续走高,大部分地区新房建筑活动增加。此外,美国就业市场情况总体积极,工资上涨压力不大,通胀压力平稳。由此可见,随着天气转暖,美国经济动能逐步增强。
从当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来看,数据大多转好,显示经济温和复苏。美国商务部4月2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2.6%,连续第二个月升幅超2%,创2013年11月份以来最大升幅,表明经济正从寒冬的萧条中复苏过来。预示企业未来支出的扣除飞机非国防资本耐用品订单月率上升2.2%。该份耐用品订单报告同工业产出、零售销售等其它数据一样,预示美国经济增长在经历去年底和今年初的恶劣天气后出现回升。
房地产市场,也显示有好转迹象。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NAR)4月2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NAR季调后成屋销售年化月率下跌0.2%,至459万户,略好于预期的455万户,前值460万户。尽管一连串的数据显示房屋市场进展停滞,潜在的细则更加积极:3月份成屋销售份额上扬30%,较2月份的28%有所上扬,长期平均值甚至接近40%。另外,减价销售的房屋份额也从上个月的16%下滑至14%。近期成屋销售数据的下滑幅度相对较小,暗示市场正在企稳,并且销售量将会在未来数月反弹。
美国成屋销售数据
就业方面,美国4月19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4万,至32.9万,高于预期的31万,前值修正为30.5万,初值为30.4万。这是去年12月以来出现的最大单周增幅,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跳升,表明裁员人数有所增加。初请失业金人数在去年秋末冬初增加,与此同时雇主放慢招聘速度。不过初请失业金数据在上月初恢复下行趋势,并触及复苏以来低点。
美国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
二、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尚存,央行进行定向降准
受出口和房地产活动疲弱、部分行业去库存的拖累,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速由2013年四季度的7.7%下滑至7.4%。3月份出口和基建投资反弹推动实体经济活动略微好转。一季度信贷增长仍然稳健,其中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剔除股票融资)3月份同比增长16.8%。我们认为目前信贷条件仍较为适度。政府已出台了一些"微刺激",我们估计这些"稳增长"措施可以小幅提振GDP增长。但如果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政府可能将不得不从其政策储备中拿出更多措施来稳增长。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8.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8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4.5%,集体企业增3.1%,股份制企业增
1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7.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3.3%,制造业增9.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4.5%。
4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初值小幅升至48.3,中止了去年11月至今年3月连续五个月的下滑趋势。此前,官方公布的3月PMI数据也结束了三连跌。然而,本月汇丰PMI数据仍是去年8月以来的次低,且已连续四个月低于50的荣枯线。
从分项数据看,新订单指数降幅有所收窄,但其中的新出口订单在短暂反弹后再次回落至50以下;投入价格指数和产出价格指数虽仍在收缩区间,但分别从此前的19个月和21个月低点大幅回升;采购库存继续下降,采购量指数略有回升,供应商积压工作指数继续下滑。其中,新订单分项指数从3月的46.9回升至47.7,生产分项指数也从3月的47.3回升至48.0,被认为是4月汇丰PMI初值回升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疲软的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出炉,市场上对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越来越高,加上国务院的表态近期降准的预期越发强烈。不出意外,22日央行宣布从本月25日起下调县域农商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2个百分点,下调县域农村合作银行存准率0.5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计此次定向降准大约释放1200-1500亿元资金。
不过就在央行宣布定向降准的当天上午,央行在公开市场展开了1000亿元28天期正回购操作,继续在公开市场回笼资金。实际上,央行一次较大规模正回购操作即可完全对冲此次定向降准,因此对于资金面的实质影响有限,这似乎也表明了央行并无意大规模放松流动性,更多的是基于对国务院之前定向降准的反应。
此外,央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新增外汇占款1891.97亿元,较2月份的1282.5亿元,多增609.4亿元。与3月份当月外贸和实际使用外资数据相比,这一外汇占款增长显得分外强劲,对已将流动性紧平衡状态维持了近两年的央行来说,这一数据可能再次降低了其近期全面调降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
实际上,自农历春节后央行一直在公开市场回笼流动性,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却一直保持着较为宽松的局面,各期限利率稳定,并没有出现明显上行的态势。年后央行的表态也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力保流动性处于适度合理状。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央行更多的是微调货币政策,大规模释放流动性的可能性基本可以排除。
总体来看,美国经济数据转好,外围经济环境回暖,但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尚存,市场期待更多经济刺激举措出台,整体而言,宏观经济环境整体略有转暖。中国4月官方制造业PMI将于本周四
出炉,美联储政策会议将于周三结束,周五还将公布非农就业报告。预计关键数据出炉前,市场将保持谨慎交投。
三、供需面分析
1、国储局收储约20万吨融资铜
路透社援引多名知情人消息,自从全球铜价在3月跌至多年最低价位之后,中国国家物资储备局(国储局)在3月和4月期间开展收储铜活动,总规模约20万吨。这批现货铜将在6月底之前全部
运往国储局直属库中。国储局从保税区仓库收储的进口铜规模高达35万吨。这批现货铜中的大多数都由银行售出。铜融资交易结束后,一些现货铜所有权被银行接管。国储局已经将收储目标价位
设定在每吨7000美元以下。若价格跌至6600美元/吨,国储局将开展大规模购买。
上海保税区的铜库存从2013年年初的80-90万吨,下降到年末的52.5-55万吨。此外,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库存去年也下降了7.9万吨,保税区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总库存一共下降了约40万吨。
2、中国铜需求增速将从11%大跌至3.5%
在本月举行的智利铜与矿业研究中心(CESCO)会议上,CRU集团铜业经理Vanessa Davidson表示,考虑到中国铜需求量占全球40%,中国需求增速大幅下滑将令生产商感到焦虑,预计未来十
年,中国铜需求平均增速将从过去十年的11%大幅下滑至3.5%。其表示中国甚至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状态,这能使得该国即便在较慢的增速环境下,铜需求量仍将形成一定规模的增长。此外,智
利铜业委员会(Cochilco)在声明中称,全球铜供应将在2015年首次达到2000万吨。
3、国内铜供应维持增长,但增速将放缓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精炼铜产量594,075吨,同比增长7.8%。3月原铝产量为198万吨,同比增长12.9%。中国精炼铜终端用户的实货采购热情降低,目前为随买随用形式,铜
价上月下跌5%,令其预期价格将进一步下跌,尽管季节性因素令订单增加,且国内供应下降。
中国铜产量数据
4、国内消费未见明显改善,电网建设略有提振
随着"十二五"计划的全面推进和发展,国家电网公司在2014年宣布,我国智能电网建设投资将高达3815亿元,同比上张13%。会议透露出,特高压和配电网两大问题以我国现有的技术,还不
能完全解决该智能电网的全部问题。中国电网投资增速加快,1-2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2%,变压器累计产量同比超过10%,这也导致下游铜电缆及铜管订单增加。
供需面来看,全球精炼铜市场供应过剩格局未改,国内铜供应增速有所放缓,但维持增长,而消费尚未见明显改善,需求前景仍不明朗,需求旺季能否如期而至存在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