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经济温和回升,中国微刺激提振市场信心。下游消费领域,中国电网建设提速,但仅为一枝独秀。沪伦价格倒挂刺激精铜出口,区域现货紧张令升水维
持,因此铜价此轮反弹仍有小幅上行空间。但全球显性库存降低,融资铜需求依然存在,中长期抑制铜价。下游开工率不理想,库存水平较低,商家看淡远期铜价。技术面上亦面临前期筹码压力,多头渐露疲态。
1、外围经济温和回升,中国微刺激提振市场信心
近期美国经济数据利好频传,劳工部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降至30万人,大幅好于预期的32万人,亦好于前值33.2万人。虽然3月非农就业人数低于预期的20万,但19.2万人的新增就业及6.7%的失业率也显示出就业市场的明显回暖。从消费上看,美国3月CPI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0.2%,均好于预期,零售环比增长1.1%,好于预期的0.8%。制造业PMI和就业、订单等分项数据重回枯荣线上方,消费者对未来经济的信心亦逐渐提高。
从数据上看,美国正走在全面复苏的通道,美联储加息预期引发资金回流,市场人士担忧此举会冲击新兴国家。近日耶伦在纽约经济俱乐部上再次强调加息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和通胀的改善,超低利率的经济刺激政策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此番言论短期内缓和了市场的担忧情绪。但中长期来看,美元加息并重回升值通道是大趋势,以美元计价的铜将中长期承压。
虽然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持续回升,且制造业PMI值维持荣枯线上方高位, 但持续低迷的CPI令其通缩隐忧增加,3月CPI终值同比增长仅为0.5%,创2009年11月以来的新低,较2月的0.7%继续下滑,更加远离2%的央行目标,欧央行表示可能采取负利率或政府购债等措施来刺激经济。近期乌克兰紧张局势升级,若继续恶化,欧美俄之间的经济制裁将阻碍本就艰难的复苏进程。
中国近期经济数据显示出产业结构调整格局,3月进出口数据下降,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速低于预期,且M1增速持续低于M2,表明企业和居民多以定存方式进行储蓄,暗示投资机会有限,实体经济增长疲弱,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放缓。一季度GDP同比增速7.4%,低于去年同期,亦低于7.5%的全年目标。工业领域去产能和服务业发展提速已在数据上体现,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年率12.2%,好于预期的12.1%。
为了继续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近期中国政府推行了系列稳增长措施,如小微企业税收优惠、470万户棚户区改造并计划投资1万亿、铁路固定投资上调等,从内容上看,此轮的经济刺激多属长期工程,且政策力度并未超出市场预期。近日李克强总理提出服务“三农”的定向降准政策,从侧面也反映出短期内难有全面降准或其他较大刺激政策出台。
2、下游消费领域,中国电网建设提速,但仅为一枝独秀
外围消费市场依然处于弱复苏过程中,在上游铜矿供应过剩的大环境下,中国的地产、家电、电力及汽车等下游消费领域的发展状况成为价格涨跌主因。纵观一季度数据,家电行业不容乐观,除空调产量累计同比增速略有回升外,冰箱和冷柜的产量增速均大幅下滑。1-3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53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速为16.8%,较1-2月份回落2.5%。中汽协数据显示,汽车产量稳中有升,但当月同比和累计同比增速均弱于往年。
电力设备是近期铜消费领域的一枝独秀。中国电网投资增速加快,1-2月电网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2%,变压器累计产量同比超过10%,这也导致下游铜电缆及铜管订单增加。国家电网计划投资4000亿,特高压占1/3,而近期针对直流特高压、电动车充换电设施和抽水蓄能电站三个领域正推行所有制改革,“6交4直”10条特高压电网项目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较大,电网建设有望继续加速发展,提振下游消费。
3、沪伦价格倒挂刺激精铜出口,区域现货紧张令升水维持
近期沪伦价格从盘面上一直维持外强内弱的格局,沪伦比值一度下跌到6.8,提供内外盘反套机会,并刺激冶炼企业以加工手册的方式加大对保税区出口以获取价差利润。消息显示包括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和金川集团在内的6家大型铜冶炼厂将精铜出口量增至每月15万吨左右,此举导致国内精铜供应紧张,4月17日长江有色现货报价为升水610元/吨-710元/吨。现货升水表现坚挺,短期限制沪铜的下跌空间。目前沪伦比值徘徊在7.0低位,依然为冶炼商提供出口动力。
4、全球显性库存降低,国内融资铜需求依然存在,中长期抑制铜价
从显性库存来看,LME全球库存由去年7月份的超60万吨峰值回落到目前的24万吨,上期所铜库存也由今年3月初的超20万吨下滑到目前的14.3万吨左右,而国内保税区的库存增至80万吨以上,部分原因是受利差和汇差收益吸引,融资铜需求持续活跃。超日债违约事件令银行收紧对铜现货商贷款,且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日间波幅增大,由单边升值逐渐过渡到区间波动,贸易项下资金流入成本增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融资铜操作,因相对收益仍然存在,融资铜贸易规模会减少但短期内难以消失。近日进口亏损已收窄至1100左右,进口商进口意愿增加,若国内现货升水持续,进口亏损减少到可以重新进口,将再次对国内铜市构成压力。此外,LME现货升水持续减少,甚至偶有贴水出现,显示海外消费市场实盘需求相对缺乏,暗示铜价反弹上升幅度有限。在此环境下,保税区融资铜库存流向海外的可能性亦不大,回流国内市场将中长期抑制铜价。
5、下游开工率不理想,库存水平较低,商家看淡远期铜价
目前现货粗加工费用报价在130美元/吨-150美元/吨区间,显示上游供应依然充足。因消费增速放缓,下游生产企业开工率依然很低,富宝调研显示3月份浙江大型线缆企业开工率为70.33%,小型企业仅为35.98%,多数企业反映今年销售远差于往年。在价格反弹过程中,库存水平依然维持低位,很多企业在远期做卖出套保以对冲风险。随着近期的持续震荡,商家对反弹持续性的担忧增大。
6、技术面上亦面临前期筹码压力,多头渐露疲态
从筹码分布来看,3月20日的放量长阳为本轮的超跌反弹打下良好基石,价格也逐渐消化了12日大阴筹码,但从目前的窄幅横盘整理态势上看,3月10日的大阴筹码对多头形成明显压制。16日因乌克兰东部爆发军事冲突导致LME和SHFE铜价大幅下滑,亦显露出多方战战兢兢的心态。从盘面上看,主力合约CU1407再次回升到近期窄幅震荡区域46500-46800一带,形态上看仍有上冲动力,但压力重重。
总结及操作建议:
综合基本面和技术面,笔者认为,外围市场经济偏暖,国内陆续推出的稳增长政策也在短期内支撑铜价,在沪伦比值持续低位的状态下,冶炼商继续出口并挤压国内精铜供应,短期内将维持现货升水格局。因此铜价此轮反弹仍有小幅上行空间。但随着未来沪伦比值的逐渐修复和进口亏损的减少,贸易商进口增加以及融资铜压力释放将给铜市带来较大压力。中国在去产能的结构性调整中,消费市场难以快速消化巨大库存,因此中长期维持偏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