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期货17日延续偏弱格局,主力1406合约收44170元/吨,跌180元/吨。宏观方面,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及所谓的“中国因素”的持续发酵仍然使铜处于寻底震荡。基本面上,虽终端需求仍未有效释放,供应压力并未减轻,但基差也有所好转,进口溢价持续下滑,进口压力缓解。短期沪铜弱势格局难改。
数据显示,美国密歇根大学3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3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降至79.9,为2013年11月以来最低,预期值82.0;3月密歇根大学现况指数初值升至96.1,预期值95.8;3月密歇根大学预期指数初值降至69.4,亦为2013年11月以来最低,预期值73.0。
国内方面,中国人民银行3月15日发布公告,宣布自本周一(3月17日)日起,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水平允许波动范围由原先的中间价上下1%扩大到2%。此前,在自2012年4月16日时,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被由0.5%扩大为1%。
行业资讯,西铜业副总经理吴育能周五表示,中国大型铜炼厂计划将精炼铜出口量提升至原来的三倍,并且在考虑减少产量,因目前国内价格低迷。
现货方面,上海现货铜今报在44600-44850元/吨,涨400元/吨,升水30-升水120元/吨。早市沪铜震荡上扬,尽管市场上部分人对后市走向表现出一点期待,但目前来看终端需求依旧有限,不少接货商家仍会维持谨慎状态。另一方面有分析指出国内库存未有被大量有效消化仍是隐忧,或继续对市场成交形成一定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