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分析: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盘整之后,铜价在八月份迎来爆发性上涨,最高冲至7420美元/吨,仅次于5月份的高点7533.75美元/吨。中东政局动乱,加之美联储退出QE的预期增强致使美元回流至发达国家,新兴市场股市及汇市相继出现暴跌,基本金属成为被打压的品种。然而进入9月份,炎热的天气将逐步淡去,中国电力投资、房地产以及汽车等行业都将迎来年度的第二个消费旺季,现货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升水的局面,这对于铜价是强力支撑。
现货市场9月有望保持强势
自7月份开始,由于下游需求转淡以及天气炎热,中国的铜冶炼厂普遍降低了开工率。借此时机,很多冶炼厂也相继开展了停产检修的计划,包括赤峰云铜、赤峰金剑、云南锡业等企业停产或者检修的产能达到37万吨。同时,因今年废铜总体供应紧俏,许多以废铜为原料的冶炼企业开工率都大大降低,这使得冶炼企业的产量受到明显影响。7月份中国精炼铜产量为53.46万吨,环比减少6%,预计8月份的产量有望进一步降至52万吨左右。
尽管面临7-8月的消费淡季,但现货市场仍然表现得较为坚挺。截至8月底,现货铜升水依然维持在150-250元/吨。进入9月份,电力投资将会进入年内的高峰,电线电缆的产量将攀升至新高。实际上,随着国家在特高压以及农村电网改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今年电线电缆一直成为铜消费的亮点。8月份电线电缆依然保持了85.99%的开工率,预计9月份会进一步增长至86.24%。电力行业约占中国铜消费的一半份额,这对铜市场支撑明显。除此之外,7-8月是家电市场的消费旺季,包括空调用铜管以及压缩机都进入去库存的阶段,9-10月家电行业将步入年内的第二个生产旺季,为冬季的家电消费做好铺垫。此外,房地产以及电子行业也均迎来消费转好,用铜节奏有所加快。总的来看,占据全球铜消费40%的中国在9月份将会出现消费热潮,现货铜有望继续维持升水局面,这对于铜价会是较强的支撑。
中国进口放缓,LME铜库存结束下降势头
5-6月的沪伦铜高比价为中国的贸易商提供了良好的点价时间窗,大部分时间进口铜亏损在1000元/吨以内,通过信用证进口铜仍然有一定的套息盈利。因此,从6月份开始,中国的进口精炼铜出现了明显的攀升,7月份的进口量也一度增长至29.2万吨。与此同时,上海保税区的铜进口到岸升水也攀升至年内的高点225美元/吨。由于今年LME注销仓单一直居高不下,特别是亚洲仓库的注销仓单占比一直维持在70%上方,贸易商前往LME仓库拿货往往要排队2-3个月,这也是前期铜价维持坚挺的重要因素。
进入7月之后,沪伦铜比值下移,国内贸易商和现货企业点价积极性明显降低,考虑到1-2个月的船期影响,8月份之后中国的精铜到港量将会环比回落。近期,我们看到LME铜库存出现了回升,8月30日库存报58.8万吨,较一周前增长近1.6万吨。库存的增长也反映了中国进口购买力有所回落,后期LME铜库存可能逐步转向持稳或小幅攀升的局面,伦铜将会有所承压。
总之,美联储的QE退出时间渐行渐近,加之中东动乱还有变数,美元的避险情绪可能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金融属性对铜价有压制作用。然而北半球的消费旺季,特别是中国市场消费改善对于铜价的支撑不容忽视,商品属性偏利好。铜价近期表现为上有压力下有支撑的区间振荡,7000-7400美元/吨将成为9月份的核心运行区间。
技术分析:在沪铜到达五月份平台上沿53500的目标价位后近期走势较为反复,阴阳相间涨跌互现,上周在连续两日收盘在52000近期平台下沿出现止跌企稳的信号后周一即高开高走,但上日承压于周一同高点再次下挫,这种折返式的震荡行情增加了交易难度。总体看沪铜目前维持52000-53500的区间盘整行情,但走出恢复性的下跌必须击穿沪铜五月份平台下沿虚线51500才可以确认。
今日走势:沪铜1312开盘于52400,运行区间52500-5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