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热议赵本山退出小品舞台 盛赞高风亮节谦卑恭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3-02-01
    1月30日晚,赵本山对外宣布退出小品界,从此封山小品舞台。从明年开始,不再上任何电视台春晚,包括央视,并坦言央视春晚这些年给予他很多,但同时他也感受到背后的压力。赵本山说,去年他没上春晚,从电视里走出来了,“去年我看了春晚,没我的春晚更好看。”(1月31日《京华时报》)

      春晚犹如一幅存在已久的图画,每到年终岁末,都会被人们涂抹上浓墨重彩的色调。春晚成为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文化大餐”,从一台文艺晚会抽象为一个文化符号。在这个符号体系里,赵本山作为春晚“不老的传说”,陪伴成千上万的老百姓辞旧迎新,在欢声笑语中,开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持续追求。

      春晚以传统节日春节作为接入点,通过符号和象征建构了一个超越日常互动的特殊时空,创造了一个老百姓的社会认同空间,观众在这里获得了他们需要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按照央视自己的说法,“看春晚”已经与“放鞭炮”、“包饺子”共同成为中国人过年的三大民俗。

      然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百姓对春晚的需要层次由单一化的节日联欢向多元化的文化消费转型。数以亿计的观众,五花八门的口味,很难在春晚这个舞台得到一一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春晚不可避免地成为舆情民意的“靶心”,在想象与现实的模糊空间里,在多元和个性的复杂关系中,每个人都试图往春晚这个“盘子”里添加一些内容。

      春晚自身的复杂性和观众解读方式的多样性促成了“边看边骂”的春晚现象,而春晚也在“挨骂”中延续下来。不论是“忆苦思甜”,还是“正反典型塑造”,抑或是“符号形象和象征塑造”,春晚有着自身的文化定位和表达方式。但是,老百姓通常都是从自身处境来解读节目的,而每个人的社会处境又千差万别;众口必然难调,这是一个普遍的社会规律,春晚如此,每一个演员也同样如此。

      从1990年和黄晓娟合作小品《相亲》,赵本山的二十多年的春晚之旅可谓风光无限。只不过,春晚既是一个名利场,也是一个是非地。以2010年春晚小品《捐助》为例,质疑和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不论是歧视和侮辱弱势群体,还是曲解慈善本义,抑或是生硬的广告植入,都将赵本山置放到舆论的风口浪尖。

      就算时光令赵本山苍老,令他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依旧会记得从前的容颜和欢笑,从前的鲜花和掌声。春晚的霞光照亮了他,他照亮了我们合家团圆的梦想。对于告别春晚舞台的赵本山,观众们要多一份感谢,多一份回味。毕竟,这个不再年轻的老人,曾经用二十多年的坚持,带给我们无数的喜庆和欢乐。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