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财政紧缩政策短期不会缓解市场担忧
2011年12月4日,意大利总理蒙蒂公布了财政紧缩和经济刺激方案,措施包括削减公共开支、增加税收、提高退休年龄,涉及金额300亿欧元。市场担心激烈的财政紧缩政策会使得意大利的经济雪上加霜。
事实上,欧债危机的根源之一是经济失速,危机的核心是经济而非债务,债务危机是经济缺乏竞争力的结果而非原因,同时债务危机又反作用于经济,制约经济的发展,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意大利作为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增速自2001年至2010年连续低于欧元区平均值,而债务水平近两年来持续攀升,法国也是如此。由此可见,意大利经济失速,加上高福利和财政无节制,债务危机的爆发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仅仅靠财政紧缩很难将意大利从泥潭中拯救出来,反而可能会成为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
4.负反馈的宣泄
从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长期走势看,投资者的耐心已经到了崩溃边缘,市场已经进入了一种“债务恶化—措施不力—情绪恶化—债务恶化”的负反馈循环,而这种循环往往都是以一种情绪的极致宣泄、市场的极度背离作为完结。从2011年8月以后的行情可以看出,市场从来没有对欧债危机的解决建立过真正的信心,而是在德、法一再扯皮和不力的解决措施中逐步失去耐心,现在差的是一个导火索,2012年的2月和3月的高额债务到期量有可能成为点燃导火索的火苗。
欧元区经济恐陷轻度衰退
根据《巴塞尔Ⅲ》,欧洲银行必须在2012年6月前达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最低9%的要求。2011年12月8日欧盟银行管理局(European Banking Authority)公布的数据显示,整个欧洲银行资本缺口从1060亿欧元提高到了1150亿欧元。其中,德国银行出现131亿欧元的资金缺口,意大利银行出现154亿欧元的缺口。
根据意大利证券交易所披露,意大利银行通过LTRO获得了约1160亿欧元的资金,即使按照利差5%计算,将这些资金全部用于套利交易,其收益也仅仅为58亿欧元,不足以弥补缺口。况且,欧洲各银行恐怕已经将大部分资金放在了欧洲央行吃利息或补充自有资本,并未用于购买重债国的债券或放贷。在LTRO实施后的第二天,欧洲央行的存款从前一天的2650亿欧元攀升至3470亿欧元。12月28日,欧洲央行的隔夜存款更是创出历史新高。
LTRO的规模创出历史最高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欧洲银行的资金需求十分巨大,并且已经很难通过公开市场和拆借市场筹措资金。不可否认,LTRO对缓解流动性困境有一定帮助,但银行去杠杆化的过程将贯穿整个2012年的一、二季度。在政府机构、私人部门和欧洲央行对银行注资表现出谨慎的态度之后,出售资产和紧缩信贷也就成了欧洲各银行的必然选择,这将对大宗工业品和股市产生明显利空。
同时,银行信贷紧缩和政府财政紧缩也令欧洲经济雪上加霜。2011年下半年,欧洲经济增速放缓明显。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欧元区的火车头,德国经济减速明显,德国央行将2012年经济增速大幅下调至0.6%,2011年这一数值则为3%。而最新出炉的欧元区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下滑并创两年来的新低。2012年上半年,欧元区经济很可能陷入轻度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