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分析预测 » 正文

    多机构看好铜价宏观因素仍存变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7-25
    铜之家讯:  据期货日报7月25报道,铜作为工业最常用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其价格走势与经济走向联系最为紧密。不过近期铜价走势令不少市场感到纠结:

      据期货日报7月25报道,作为工业最常用的基础原材料之一,其价格走势与经济走向联系最为紧密。不过近期铜价走势令不少市场感到纠结:尽管基本面的利好因素支撑了铜价,但在通胀前景不明,在欧美经济体复苏受诸多因素困扰的情况下,下半年铜价是否仍会保持坚挺?

      基本面——消费复苏支撑铜价

      据世界金属统计局上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全球铜产量为637万吨,消费量为625万吨,同期中国表观铜消费量较去年的226.1万吨减少17万吨,该组织认为中国消费量的减少是造成全球精铜过剩的主要因素。从海关公布的数据看,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精炼铜170万吨,同比下降23.8%。

      “进口量减少证明国内铜市场正处于去库存化过程,但这一过程行将结束。”中国国际期货的季报认为,经过2009年和2010年初的大量进口之后,随着铜价的步步攀高和隐性库存的大量存在,从2010年年中开始,我国基本上处于去库存阶段。近期,精炼铜产量和进口量之和与铜材产量的比值一直低于0.75,这也表明国内处于补库阶段。“但目前沪铜和伦铜比价关系已经得到修复,二者已经基本平价,现货甚至已经出现进口盈利,这有利于中国铜的进口,为下半年中国铜补库存创造了条件”。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国内铜进口量已经开始出现明显回升,除补库需求外,国内铜消费市场开始活跃也是不争的事实。华泰长城期货的半年报对电力行业和空调消费领域的前景表示乐观,并认为这将是支撑铜消费的主要因素。“中国铜消费第一大行业是电力行业,其中最大产量的产品是电线电缆。5月电线电缆产量为294.3万千米,同比增加27%,环比增加17.6%,产量出现大幅回升。”该公司研究员施文竹称,从她调研的情况看,目前江浙一带电线电缆企业的开工率达到88%,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且多数企业对后市价格上涨表示认同。此外她表示,目前空调消费市场也持续火爆,0.98的产量消费比大于0.77的库存消费比,这说明消费的增加直接消耗了产量而非积压库存,空调消费市场比较乐观。

      宏观因素——中美乐观欧洲利空

      上半年铜价“忽上忽下”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受宏观因素的影响,如果说近期铜价凭借基本面利好摆脱了宏观风险牵制的话,未来美国经济、欧债危机和中国紧缩政策的变数仍可能打乱铜价指向。对于上述影响宏观经济走势的三大问题,中金公司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的通胀形势相对乐观,但意大利和西班牙CDS价差扩大暗示了欧元区债务问题的缓解可能只是暂时的。

      从欧债问题来看,欧盟目前正在考虑调整救助方案,一些欧元区国家提议通过债务展期的方式让私人投资者分担部分救助成本。但标准普尔本月初警告称,希腊债务展期可能会被视为选择性违约。由于救助方案收效甚微,欧洲通胀压力和银行业风险敞口加大等为欧债危机下半年再度升级埋下了伏笔。

      永安期货的铜半年报认为,前期宏观风险逐渐明朗促进了本轮铜的反弹行情,下半年基本面的改善将逐渐主导铜市,下游消费缓慢回升将令铜市紧平衡格局维持下去。不过,受欧债仍可酝酿新生风险因素的影响,铜价可能维持高位宽幅振荡。

      尽管欧债问题使下半年铜价承压,但是,在一些市场人士看来,至少中美两国的经济状况不会对铜价产生负面影响。“对于美国经济来说,下半年最大的看点是复苏状况与QE3是否会推出。”银河期货的首席宏观政策顾问付鹏认为,对于铜等有色金属来说,“三季度是全球资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时期,在这个阶段中,如果美国经济向好,则会按照需求预期抬升价格;如果美国经济数据不佳,可能会引发美联储QE3,进而流动性激增预期推升商品价格。”

      对于国内通胀形势和未来紧缩政策是否延续对铜价的影响,迈科期货的季报认为,经过多次提准加息等紧缩动作,预计CPI会在6—7月见顶,届时中国的调控节奏可能趋缓。“资金面并不缺乏,只是由于实体经济的资源转换速度比较慢,变现速度比较慢,如果货币政策节奏太快,会造成短期流动性出现问题,进而造成企业经营困难,如果调控节奏降下来,那么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多数企业会自行调整到合适的状况。”这份报告认为,在摆脱资金因素束缚的情况下,随着中国下游消费的旺盛,预计多数有色金属需求还将保持较高增长率,也会对价格产生支撑。

     
     
     
     
    关键词: 铜之家 铜价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