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蜱虫中毒18人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09
    铜之家讯:  昨日,本报报道了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河南省卫生厅昨日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昨日,本报报道了河南商城县多人被蜱虫咬后致死。河南省卫生厅昨日通报称自2007年5月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

      鉴于目前这类患者病因尚不明确,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症状,潜伏期1-2周,起初以疑似无形体病命名。大多急性起病,持续高热,可达40摄氏度以上。今年5月之后,中国疾控中心暂将其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河南此次发现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发病年龄以40至70岁居多。据新华社消息,近两年在山东省、湖北省等地也先后有类似病例报道。

      据了解,河南省自2007年5月信阳市报告了首例疑似无形体病例以来,通过监测,截至今年9月8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此类综合征病例557例,死亡18例。重点集中在信阳市商城县、浉河区、光山县和平桥区。

      目前,河南省卫生厅已调派省级专家前往蜱虫中毒事件“重灾区”商城县现场调查指导,并召集相关部门召开紧急会议,进一步加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控工作。

      昨日,有山东莱芜、湖北荆州等地的读者致电本报,称其周围也有疑似无形体病的死亡病例。

      ■ 回应

      河南省卫生厅否认瞒报疫情

      对于信阳市未公布具体蜱虫咬伤病例遭质疑一事,昨日,河南省卫生厅回应信阳蜱传疾病疫情疑问时表示,不存在瞒报疫情,信阳等地卫生部门从2007年就已将疑似无形体病例纳入网络直报范畴。

      河南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刁琳琪称,我国尚未分离出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的病原体,所以至今并没有明确的诊断依据,“所有病例严格来说都是疑似病例”。这导致基层医院遇到患者后,无法确诊,只能根据血液等检验结果,做对症治疗。

      据刁琳琪介绍,从2007年起,河南信阳和南阳两地的疾控部门就展开对无形体病的监测,并将疑似病例纳入网络直报的范畴,不存在瞒报情况。

      为避免出现病例的误报及漏报情况,河南省疾控中心于今年4月、5月和6月分别派人到疫情发生地信阳开展督导,了解病例的发现及报告情况。

      刁琳琪表示,信阳当地蜱传疾病的病原体至今尚未分离,导致临床诊断并无明确依据,可能存在部分疑似病例并没有归入官方统计口径的情况。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