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技术今年3月已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介绍材料显示,此项技术生产成本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由紫金矿业[5.74 0.53%]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1899.SH/02899.HK,下称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领衔完成的一项技术,已经通过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初评。紫金矿业近日正因一起污染事故而备受关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在进行第二轮评选,“在评奖过程中,(评审)专家肯定会考虑到项目的环境影响,特别是对于可能造成污染的工业项目”。
今年6月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网站公布了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通过项目,一个名为“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提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的项目赫然在列。
该项目由紫金矿业、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和中国有色金属[0.24 -0.41%]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共同完成,推荐单位是福建省。
今年3月,该项目已经获颁2009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根据福建省科技厅公布的项目介绍,中国铜资源品位大多都低0.5%,其中紫金山铜矿是其典型代表,已探明铜金属储量191.6万吨,铜品位为0.42%,对该类型矿石,国内外均无成熟先例可借鉴。为此,国家组织多项技术攻关,以提高铜资源利用率、节能降耗、绿色环保为目标,在低品位硫化铜矿生物提铜大规模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方面开展攻关,“实现了低品位硫化铜矿资源利用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显著促进了矿冶行业科技进步”。
这份介绍材料还称,项目建成中国第一座、产能规模最大的年产1万吨高纯阴极铜的低品位硫化铜矿地下采矿-生物堆浸-萃取-电积提铜示范矿山,研究成果市场需求度高,推广应用广阔,具有显著国际市场竞争力。与国内外最先进技术相比,该项目技术经济指标总体上居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居国际领先水平,生产成本低,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和《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中,并没有关于获奖项目环境影响方面的描述。而根据原国家科委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对社会公共利益或者环境和资源造成危害的项目,不受理鉴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