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矿业信息 » 正文

    安徽省某县某铜(金)矿普查探矿权转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06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  受委托,我公司现拟面向社会公开转让下列标的,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拟转让标的基本情况:见附件简介。二、转让参考价:面

      受委托,我公司现拟面向社会公开转让下列标的,并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拟转让标的基本情况:

    见附件简介。

    二、转让参考价:面议

    三、有意受让者可持有效身份证明于即日起前往四川省国投矿业资产交易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锦里东路10号宏达大厦附楼6层)咨询、办理报名手续。

    四、具体事宜详见相关转让文件,咨询联系电话:(028)86129492/13880898810/13981935317/13350077928,女士、先生、先生、先生。

                               

                                                 四川省国投矿业资产交易有限公司

                                                2008年11月20日

     

    附:安徽省某县某(金)矿普查探矿权转让

       一、探矿权

       勘查区面积16.342km2,有效期限:2007年8月3日2009年1月4日 。工作程度普查。目前,正在申办采矿证,以便边探边采。

       二、位置、交通、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普查区位于县城北西方向平距约15km处,隶属安徽省所辖。

       勘查区内有东西向支线公路,东行10km与省道相接,由矿区至合肥约140km,车程1小时40分,其中高速公路里程90余公里,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探矿权所属范围为低山丘陵区,海拔27~366.2m,区内最高峰海拔366.2m。相对高差在340m上下,地形切割较小,仅局部稍陡。区内基岩出露较少,大部分平缓区域为田地,缓坡区多为残坡层。植被较发育,草木茂密,树木以松树和杉树为主。

       普查区属亚热带湿润大陆季风气候区,四季交替分明,年均气温16.5℃,年降水量1035~1326.5mm

       区内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水稻、油菜、小麦及少量棉花,工业欠发达。

       区内地少人多,劳动力富余,劳动力资源充沛。为满足矿山勘查工作之电力需求,2007年特申请了一条10KV供电专线,并将专线架设至Ⅰ、Ⅱ号矿体,电力供应充足。中国移动及中国联通信号覆盖全区。通讯快捷,矿业开发的内、外条件良好。

       三、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1、地层构造

       庐枞火山岩盆地系下扬子中生代火山岩带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扬子板块北缘下扬子台褶带,东南侧为郯庐深断裂带。盆地地层产状总体内倾,形成火山岩盆。在古老的结晶基底之上,盆地沉积基底为中、下侏罗统陆相含煤碎屑岩沉积建造,沿盆缘出露,其上发育~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系。盆地外侧零散出露志留~三叠系,为—套海陆交互以浅海碳酸盐相为主的沉积建造。

       区内褶皱微弱平缓,总体呈向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断裂构造强烈而发育,主断裂体系形成于燕山期,按断裂生成组合特征大致有三组,由西而东断裂方向依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北东向变化,以近南北向及北东向断裂组成区内构造骨架,北北西~近南北向断裂为本区铜(金)矿主要控矿构造。北东向断裂系统具有明显的控岩作用,断裂深度较大,北北东向断裂系统及近南北向断裂构造系统对区内的含矿重晶石脉或重晶石—石英脉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2、岩浆岩

       区内侵入岩出露广泛,多呈岩株状产出,均为燕山期侵入。其岩性主要以二长岩、正长岩构成北东向展布的岩带,区域内出露较大的岩体为毛王庙岩体和龙王尖岩体。

       潜火山岩体分布于区内东南部,呈北东向断续出露,多为上侏罗统辉石、角闪安山玢岩。接触带上常具硅化、黄铁矿化。

       区内火山岩分布较大,主要形成于晚侏罗统,其岩性主要为粗安岩~粗面岩类与火山碎屑岩组合构成火山岩系地层。

       3、矿产

       区域矿产丰富,是长江中下游铁、铜、硫、金、银成矿带的一部分,铜金矿点或矿化点在区内星罗棋布。已有拔矛山、大刨山等小型铜矿床及天头山、朱家洼小型铜(金)矿床。

       四、实物工作量

       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

                         表1                  查区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工作项目

    单位

    以往完成工作量

    本次完成工作量

    合计完成工作量

    备注

    地质

    1:1万地质草测

    Km2

    16.39

     

    16.39

     

    1:2千地质草测

    Km2

    3.6

     

    3.6

    1:500地质剖面测

    Km

    1.09

     

    1.09

    物探

    激电中梯剖面测量(线距100米的17条,线距250米的18条)

    Km

    5.3

    98

    103.5

    化探

    岩石剖面测量

    m

    1335

     

    1335

    探矿工程

    探槽、剥土

    m3/个

    1147.4/28

     

    1147.4

    其中削土一个

    浅井

    m/个

    38.9/7

     

    38.9/7

    竖井32米

    平硐35.06米

    竖井、平硐

    m/个

    67.06/2

    260/2

    327.06/4

    斜井

    m/个

     

    180/1

    180/1

     

    钻孔

    m/孔

    1008.29/7

    2649.81/13

    3658.10

    王庄—王破

    2723.39/14

     

    2723.39

    银龙岗

     

     

     

     

     

     

    6381.49

    GPS控制测量一级

    8

    30

    38

     

    1:2千地质填图定点

    487

     

    487

    工程测量

    67

    12

    79

    1:500地形剖面测

    km

    1.09

     

    1.09

    化学分析

    基本分析

    件/项

    408/1147

    67/135

    475/1282

    分析项目:Cu、Au、Ag、Co

    内检分析

    件/项

    55/156

     

    55156

    外检分析

    件/项

    33/91

     

    33/91

    化学光谱分析

    0

     

    0

     

    地质编录

    探槽、剥土编录

    m/个

    1147.4/28

     

    1147.4/28

    浅井、竖井、平硐编录

    m/个

    103.96/1

    440/7

    503.96/8

    钻孔编录

    m/个

    3731.68/21

    2649.81/13

    6381.49/34

          

     

     

     

     

     

     

     

     

     

     

     

     

     

     

     

     

     

     

     

     

     

     

     

     

     

     

     

     

     

     

     

     

     

     

     

     

     

     

     

     

     

     

     

     

     

     

     

     

     

     

     

     

     

     

     

     

     

     

     

     

     

     

     

     

     

     

      五、矿区地质概况

       1、地层构造

       勘查区内地层简单,主要为上侏罗统砖桥组第一岩性段的一套火山碎屑岩系,南部出露少量的中侏罗统罗岭组上段砂岩。

       勘查区内褶皱构造微弱而平缓,由南而北,可视为向北北东渐转为北东倾斜的单斜构造,倾角15°~25°居多,局部挠曲地段可达45°~50°。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有近南北向、北北东~北东向及北北西~北西向三组,局部见有近东西向断裂分布。

       2、岩浆岩

       勘查区内出露岩体有官山小学石英正长岩体、毛王庙复式岩体外围正长岩体的一部分,王破粗安斑岩体,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多具黄铁矿化、硅化、黄铜矿化、褐铁矿化等。另外区内燕山晚期正长斑岩、闪长玢岩脉岩发育。

       3、矿化蚀变

       整个探矿权区域内蚀变与矿化作用较为发育,与火山~岩浆侵入活动关系密切,受岩体接触带、火山机构、断裂构造控制。区内铜(金、银)矿化与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晚期中低温热液有关,受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根据矿化带矿化特征及所处位置,可分为六条矿化带,分别断续延长2600m800m800m1200m2200m1600m米,矿化蚀变规模可观。

       六、矿体地质简况

       1、矿带、矿体

       勘查区已发现5条矿带,共圈出矿体12个,其中铜矿体9个,编号为Ⅰ-①、Ⅰ-②、⑧、Ⅱ-①、Ⅱ-②、Ⅱ-③、Ⅶ、Ⅷ、Ⅻ号;铜金共生矿体1个,编号为Ⅰ-①Au;铜银共生矿体2个,编号为Ⅲ1、Ⅲ2。目前仅对位于勘查北部的工作程度相对较高的Ⅰ-①、Ⅰ-②、Ⅱ-①、Ⅱ-②、Ⅱ-③5个主要矿体进行了资源量估算。

       Ⅰ-①Au铜金矿体:为含铜金石英~重晶石破碎脉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蚀变安山质凝灰岩之中,走向近南北,倾向东,倾角86°~87°。矿体露头长30米,地表由5条工程控制,深部由4个钻孔控制。综合地表见矿工程,矿体平均水平厚1.21m,平均品位:Cu1.27%,Au4.91g/T,Ag5.0g/T。

       Ⅰ-①铜矿体:为含铜金石英脉破碎带或含铜硅化~重晶石化破碎带型。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于蚀变安山凝灰岩之中。地表由8条工程控制,深部由11个钻孔和1斜井等众多见矿工程控制。矿体露头断断续续出露,深部工程控制矿体长880m,其北段被第四系掩盖,南端为次生石英岩覆盖。Ⅰ-①20线最大见矿深度271m,32线见矿工程控制倾向延深最大178m

       Ⅰ-②铜矿体:发育于Ⅰ矿带的西侧,在Ⅰ-①近侧平行展布。地表由3工程见矿,深部由7个钻孔和1条斜井控制。深部工程控制矿体长380m,为含铜金石英脉破碎带含铜硅化~重晶石化破碎带型。特征与Ⅰ-①基本相似,但矿体完整程度较Ⅰ-①高。矿体呈脉状产出,走向345°~355°,水平厚度0.38~7.55m,Cu品位0.22~4.68%,平均1.254%。最大见矿深度为24线ZK2401的137m

       Ⅱ-①铜矿体:为含铜角砾岩型,分两段呈透镜状产出。铜矿体地表由露头取样点和4条工程控制,深部由3个钻孔控制。走向330°,但倾向相反,倾向西,地表倾角40°~55°,深部逐渐变陡。矿体长260m,水平矿化厚度1.08~9.3m,Cu品位0.45~4.56%,最深见矿孔深179m

       Ⅱ-②铜矿体:位于Ⅱ-①矿体西,与Ⅱ-①近于平行,垂直间隔25~40m,矿化特征也与Ⅱ-①相似,但厚度小,水平见矿厚度0.34~1.00m,2个工程控制长约100m,最深见矿孔深78m

       Ⅱ-③铜矿体:地表见一条宽近10m的铜草丛生带,呈近南北向延长百余米。深部由ZK5303孔于15m190m见5层厚1.0~6.81m不等的含铜脉体。因单工程见矿,结合地表铜草分布长度,南北推测长80m

       2、矿石特征

       矿石矿物多为亲铜硫化物,主要为黄铜矿、黄铁矿,次为斑铜矿、镜铁矿、自然金、自然银。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重晶石及凝灰质、凝灰质粉砂岩残块,次为高岭土、绿泥石及粘土类矿物。

       矿石结构主为粒状结构、碎斑结构,次为交代残余结构。矿石构造主位脉状、网脉状构造,次为角砾状构造。

       矿石自然类型为硫化矿石。

       3、成矿地质作用

       综合分析,认为矿床系火山~次火山岩浆活动晚期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地质作用所形成。

       4、共伴生矿产

       区内矿产以铜为主,共(伴)生金、银。

       七、矿石加工技术性能

       2005~2006年,区内王破Ⅰ号矿化带曾进行过一年多的生产实验,所采矿石根据邻近的天头山、朱家洼铜金矿矿石的选矿流程采用“一粗一扫二精”的浮选工艺生产市场所需的铜精矿产品,大部分金银组分可与铜精矿一并回收利用。浮选效果较好,铜回收率为96~97%,金、银回收率为88~90%。若对尾矿进一步氰化浸出,则金、银回收率达97~98%,选矿效果更佳。

       八、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应属较简单类型,工程地质条件应属中等偏简单类型,矿区新构造运动影响甚微,区域地块处于稳定状况,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几率小。

       九、资源量估算

       1、工业指标

       ⑴共生矿产工业指标

       边界品位:Cu 0.2%、Au 0.5×10-6、Ag 40×10-6

       最低工业品位:Cu 0.4%、Au 2.5×10-6、Ag 80×10-6

       矿床平均品位:Cu 0.4%、Au 2.5×10-6、Ag>80×10-6

       最小可采厚度:0.8m(小于可采厚度,按米百分值计算)

       夹石剔除厚度:2m

       ⑵伴生矿产评价指标

       伴生有用组分评价指标为Au≥0.1×10-6,Ag≥1×10-6

       2、资源量分类

       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矿体地表有较系统的槽、井探工程控制,沿走向线距为80~160m,深部有斜井、平硐、钻孔等控制工程,沿倾向工程间距为60~120m,按此要求推断圈定估算的为(332)资源量。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矿体地表有较系统的槽、井探工程控制,沿走向线距大于80~160m,深部有斜井、平硐、钻孔等控制工程,沿倾向工程间距为60~120m,按此要求通过内、外推断圈定估算的为(333)资源量。

       预测的资源量(3341);矿体仅有地表工程控制,深部无控制工程或在333级基础上外推的部分。

       3、资源量估算结果

       对勘查区其中Ⅰ-①、Ⅰ-②、Ⅱ-①、Ⅱ-②、Ⅱ-③共5个矿体进行资源量估算。

       经估算求得矿床(332+333+3341)类矿石资源量219.37万吨,铜金属量23595.18吨,平均品位1.16%;共伴生金金属量46.11千克。

       其中(332)级铜金属量资源量7917.95吨,占所求资源量33.6%;(333)级铜金属资源量12491.41吨,占52.94%;(3341)级铜金属资源量3185.82吨,占13.5%。

    Ⅰ号矿化带铜资源量占所求资源的72.9%,Ⅱ号带占27.1%。

    此外,Ⅲ号带因未有深部工程控制,本次未做估算,但区内铜银矿主要分布于Ⅲ号带的张风景段,其仅地表曾初步估算过112.08吨铜资源量。

    十、远景评价

    庐枞盆地是我国下扬子区最重要的中生代断裂火山岩型铁、铜金成矿区带。本矿权之外区域已全部划为国家预留铜矿资源勘查区。目前与矿权范围紧邻的东西二侧及南北二端已发现多条规模不等的铜金矿体。

    矿区内岩脉及粗安斑岩集中的北段现已发现矿体3条,东侧发现矿体2条,而中、南段岩脉更为发育,成矿潜力更佳,但由于地表被大量硅化帽覆盖,基本未做勘查工作,找矿前景较大。区域内除有工程控制或初步揭露的Ⅰ、Ⅱ、Ⅲ、Ⅴ四条矿化带之外,其余矿化带工作程度极浅。但物探异常显示极具找矿潜力。

    中部的大尖山火山机构还提供了形成与次火山成矿作用有关的斑岩型、热液型、火山沉积等矿床成生的更多有利条件,已具有钻孔岩芯相应显示,如能在中北部大尖山和中部黄公山铁铜矿化带(Ⅵ号带)发现与次火山岩有关的斑岩型、东南部银龙岗~白麓山铜(银)矿化带(Ⅴ号带)发现层状火山沉积型铜矿,则区内总体规模会极为可观。

    按目前勘查工作程度,结合本区成矿地质背景及物探测量结果,本区总体(3341)+(3342)级预测资源量应能达到10万吨以上。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