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工、库存、经济指标三大因素推动铜市飙升
年年岁岁花相似,铜市2007年的五一外盘走势,再次克隆了整整一年前的情况,就连节前回落蓄势,节日期间发力上攻的行情节奏也如出一辙。就在技术上短期头部形态若隐若现的关键时刻,五一长假适时出现,LME3个月铜逆转上扬,并于5月4日冲上了8300美元的中期高点,很显然,中国因素依然是金属市场大力炒作的题材。
岁岁年年人不同。虽然铜价再次上演长假好戏,但推动其上涨的理由却发生了一些变化。去年此时铜市的飙升行情,中国国储铜事件可谓居功至伟,而今年的上扬,则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刨除中国二季度旺盛需求预期之外,秘鲁的全国性罢工,LME库存的不断下降,以及美国经济数据的走强,是价格得以高企的几大原因。
中国的五一七天长假,恰巧与秘鲁全国性罢工日期重合,这给了基金最好的拉升机会。此次罢工自4月下旬开始酝酿,而在同政府未能就合同制工人被列入正式薪资名单以及改善利润分配等条件达成协议后,代表74家工会和2.2万名工人的秘鲁国家矿业、金属及钢铁行业工人联合会(National Federation of Mining,Metallurgy and Steel Workers)宣布自4月30日举行无限期罢工,南方铜业公司旗下两座矿山和冶炼厂大多数工人也加入到全国性矿工罢工行列中,市场认为其由于大部分工人罢工产量将减少5%-10%消息。应该说在全球消费最为旺盛的时间段,在伦敦市场库存不断下降的时刻,作为全球第三大铜和锌生产国,秘鲁罢工事件对于铜价的推动作用相当强劲,并且使得铜市对于美元指数形成小型底部并略有走强的不利因素充耳不闻。,
当然,罢工事件的特点已经注定其对于行情影响的短暂性,在周末,秘鲁国家矿业、金属及钢铁行业工人联合会表示,将很快宣布结束已持续五天的全国性罢工活动,其没有立即透露新协议的细节. 但无论如何,在特定时间段,秘鲁罢工事件已经完成其使命,将铜价维持在足够高的水平,而节后的中国买盘,则只能被迫接受这一结果。
支撑铜价如此强劲的另一个原因,是伦敦库存的不断下降以及其所代表的短期供不应求含义。5月1日下降650吨,5月2日下降2325吨,5月3日下降2200吨,5月4日下降1100吨,而最终150925吨的库存水准,已经是2006年11月10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且这种势头目前看起来没有停止的意思,再结合上海交易所库存于节前并未出现大量增加的情况,至少在5月份,全球铜市的供不应求状况不容置疑,而这种情况其实已经在伦敦市场之中体现,那就是现货/3个月升水始终维持在30美元以上水平。
此外,节日期间美国数个关键经济指标的强势,也为铜市带来支撑,或者说至少打消了部分投资者对于美国经济步入衰退的疑虑。美国3月工厂订单增长3.1%,几乎是预期的两倍。而更重要的美国制造业数据超出预期表现强劲, 4月份制造业指数上升至54.9,为06年5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美国采购经理人指标指标2月份为52.3,3月份下降至50.9,4月份又大幅上升至54.7。这上升受到新订单成分(从51.6至58.5)及生产成分增加的推动(从53.0至57.3)。
采购经理人指标(PMIs)对于主要发达国家是显示制造业活动有用的适时指标。PMIs和其它的金属需求指标有紧密的正相关性,因此其在金属需求增长速度的变化上是一个有用的指标。美国PMI4月份强劲上升,其自2007年1月的低位明显升高,指出美国制造业可能已经结束了其疲弱的阶段。再加上欧元区PMI在过去六个月稳定保持在高水平,这似乎说明美国和欧元区制造业成长的前景是稳固的,并且意味着2007年全球金属需求可能不仅仅依靠中国的成长,因此可以说是稳定铜市军心的指标数据。
笔者在节前,曾经从技术分析层面,撰有《短期头部若隐若现》一文,但目前来看,随着7750美元颈线位被上破,这一技术形态已经宣告失败,我们已经可以预见到,节后的中国买盘,将推动铜价向8400美元进发,而最终的目标,显然已经是8800美元的历史高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