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 手机版 | 无图版
  •  
    行业频道
    组织机构 | 工业园区 | 铜业标准 | 政策法规 | 技术资料 | 商务服务 |
    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排名推广
    排名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伦敦铜价 | 纽约铜价 | 北京铜价 | 浙江铜价 | 江苏铜价 | 江西铜价 | 山东铜价 | 山西铜价 | 福建铜价 | 安徽铜价 | 四川铜价 | 天津铜价 | 云南铜价 | 重庆铜价 | 其它省市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分析预测 » 正文

    铜市场分析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7-04-09   作者:佚名
    铜之家讯:一、市场价格走势   2006年底LME场内三个月期铜价格继续延续2006年12月中旬以来的跌势,2007年新年过后伴随原油价格向下

    一、市场价格走势
     
     2006年底LME场内三个月期铜价格继续延续2006年12月中旬以来的跌势,2007年新年过后伴随原油价格向下突破更是加速下跌。至2007年1月8日,LME场内三个月期铜价格破位下行至5606美元/吨,该价格为2006年5月11日期铜价格达到8600美元/吨历史高点后的最低点,跌幅将近35%,而单月下跌幅度也超过了15%。经过十几个交易日的持续下跌后,期铜价格于1月9日展开小幅反弹,至1月15日LME场内三个月期价格收于5630美元/吨。
     
     
     二、价格走势的主导因素
     
     1、LME库存持续增加是主要诱因
     
     LME库存从7月初到达年度低点后开始大幅攀升,但是8、9月份库存又开始下降至11万吨水平。从10月中旬开始,库存开始了持续的增长趋势,目前库存199450吨,两个月的时间内增加了接近9万吨。这不得不引起市场的恐慌。鉴于当前现货对三月期货保持贴水,排除了高升水吸引隐性库存的可能。那么库存流入则是供需缓解的最直接体现,现货供给充足,需求减缓,必然使多余的铜流入库存。LME铜库存的持续增加,一方面反映了以前紧张的全球铜供需基本面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也使得过去推动铜价大幅上涨的期货投机基金很难再次上演“挤仓”或“多逼空”行情。LME铜库存的持续增加使得伦铜在横盘近半年之久后,基本面变的愈加疲弱。
     
     2、美国因房地产和制造业的下降导致的供应过剩和中国进口减弱成为本轮铜价调整的内因.
     
     美国之前经济的强劲增长来源于美国消费的强劲增长,因为消费开支占美国GDP的三分之二,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美国消费的增长,很大程度来自于美国的房地产。过去几年间因美国房地产增值而带来的财富膨胀效应为美国的消费者提供了坚实的消费基础。而2006年房市下滑使美国经济明显出现降温,房市下跌促使美国家庭大幅减少消费开支,而且直接拖累了工业生产。美国供应管理协会11月ISM制造业指数为49.5,低于10月的51.2,且为三年多以来首次低于50。制造业指数是以50为经济强弱的分界点:现当指数高于50,被解释为经济扩张的讯号。当指数低于50,尤其是接近40时,则有经济萧条的忧虑。这突显了美国制造业当前面临的压力,也令市场陷入对美国经济开始显现衰退的忧虑。而房地产与工业生产的降温直接影响到北美地区对精铜的需求量(美国房屋市场本身就消费的美国46%铜),其直接表现就是现2006年下半年开始的LME铜库存主要增长地区为北美地区,现LME库存构成中有近10万吨新增库存来自于北美地区。
     
     从2003年起,中国精铜消费在全球精铜消费中的份额已经超过美国达到了21%,使得全球精铜消费出现增长,至此中国因素逐步开始成为影响全球铜市场供求格局的主要力量之一。2006年,尤其是进入下半年,中国在国内宏观调控的影响下,对铜的消费增长势头已经风光不再。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进口未锻造的铜969349吨,同比下降31.5%;中国未锻造的铜出口同比激增70.6%,达到246757吨。此外,2006年,中国进口铜矿砂及其精矿361万吨,同比下降11.01%;进口废铜494.3万吨,同比仅增2.5%;进口铜材109.3万吨,同比减少2.3%。另据统计,2006年1-11月国内精铜产量为264.75万吨,预计2006年国内精铜产量在290万吨左右,同比大约增长14.5%。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铜消费量仅增长9%。2006年国内铜的消费虽有增长,但是比市场原来的预期要弱许多。2006年上半年市场热炒“中国因素”的基础已经动摇。
     
     中国在价格大幅下降后消费意愿增强,价格对伦敦出现稳定的升水,LME亚洲库存近期加速流出。但中国消费增加显然还不足以抵消美国消费的减少。
     
     3、美元反弹对商品价格形成压力
     
     美元指数在产油国减持美元及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下于10月13日由87.16点逐步下跌至12月1日的82.49点。之后美元强劲反弹,由12月4日的82.49点升至1月11日的85.28点,美元反弹对商品价格形成压力。
     
     4、罢工无疾而终未形成有力支撑
     
     智利铜矿的劳资纠纷始终是铜价的重要支撑。加拿大Xstrata 在智利的Altonorte 铜冶炼厂的工人们同意结束罢工,并接受管理层改进后的工资提案。短暂的罢工,迅速的结束,使期铜市场上唯一利多消息消失怠尽。由于铜矿罢工无疾而终,智利铜供给仍旧保持预期增加。产量的增加又将给铜价上涨带来新的压力。
     
     
     三、价格预期
     
     1、美国经济或许实现软着陆
     
     新年美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令人惊奇的强劲报告显示,被人们称为软着陆的过程或许已经结束,经济增长可能回到加速的轨道上来。在过去的一星期内美国经济的惊喜接踵而至,就业率、贸易平衡和零售数据,所有对美国经济活力具有关键影响的指标,都有着比预期更为强劲的表现。首先美国12月零售额增长0.9%,使第四季度增长率可能达到3%,较第三季度提高1%。零售销售占据美国消费支出的半壁江山,零售额一直因被视为观察消费者开支状况的重要数据而受到密切关注。零售销售的恢复性增长令市场对美国经济的信心大增。其次尽管房屋开工和最近的制造业指数疲软程度比预期的严重,但劳动市场并没有疲软,去年12月就业稳步增加16.7万个,而失业率稳定在4.5%这样一个较低水平上。失业率进一步下降可解读为占总体就业83%的服务生产领域仍在继续强劲增长,并将带动美国经济实现进一步增长。而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美国经济的贸易赤字问题也得到了改善。报告显示去年11月美国贸易赤字为582亿美元,贸易赤字下降意味着美联储不太可能很快减息。
     
     消费增长突破了因房地产下滑等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其增长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首先美国经济也面临着国际油价下跌带来的积极影响,即油价下跌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消费支出的增加,提升了消费者信心;其次油价下跌刺激股市上涨,而股市上涨引发财富效应刺激消费。第三假期因素刺激消费。
     
     美国经济数据好转恢复了投资者信心。道琼斯指数2007年1月12日收盘报12556.08创出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和标准普尔500指数也达到6年高点。美股走强的最大贡献来自于经济数据,特别是12日公布的强劲的零售数据。
     
     预计2007年美国经济实现软着陆的可能性较大。因此美国经济未来对铜市可能产生的压力仍然是阶段性的,如美国经济增长回归加速轨道将为铜市提供长期支撑。但考虑到油价下降对美国经济的贡献及地区政治需要(如抑制伊朗等),美国可能暂时会采取手段抑制油价在一个比较能够接收的价位,这可能会影响大宗商品价格难以回到前段高位。因此从长期看美国经济对铜价影响较为复杂。铜价定位于5000-6000存在较大可能。
     
     短期内美国房屋及制造业恐难以迅速恢复,北美地区隐形库存可能持续转化为显形库存。根据麦格里银行对美国贸易数据的统计,美国还有约10万吨的隐性库存有待释放。铜价短期内将继续承压。
     
     2、中国需求恢复有限
     
     受价格下跌影响,近期中国需求缓慢恢复。中国12月铜进口数据显示较11月多进口了3万余吨。而上海库存近一月以来徘徊在3万吨附近低位的基础上,期货库存仅6443吨。此外,LME在亚洲库存也在持续下降。中国春节过后将进入传统消费旺季,预计短期需求将会有所上升,但需求增加可能难以消化美国需求短期下降的影响。
     
     但中国经济有可能在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的基础上放缓脚步,从而降低对铜的长期需求。国家发改委曾表示2006年10.7%的经济增长率过高,引燃市场对于中国可能进一步大幅收紧政策的担忧。
     
     近期公布的央行报告显示,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压力不小。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金融形势的基本特点。央行从2007年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9.5%水平。虽然采取了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但收效不明显。流动性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最直观表现之一就是近期国内股市暴涨,屡创新高。市场的整体环境让人们相信央行类似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货币政策应该还会延伸。由于近期人民币汇率不断升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央行很可能采用升息方式解决流动性问题。2007年央行将继续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国内投资和经济增速将受到抑制,铜的消费增长空间有限。
     中国经济放缓脚步,从长期上看可能打压铜需求,从而对铜价产生一定的压力。
     
     3、供给少量过剩将抑制铜价
     
     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在去年12月的月度报告中称,2006年1-9月,全球铜产量超过需求8.1万吨。而2005年同期则供不应求,缺口达31.9万吨。市场预期,不但2006年全球铜将过剩,2007年全球铜也将供大于求。
     铜精矿的供给在2007仍然非常紧张,这将成为精铜产量增长的最大束缚。铜精矿供应紧张在铜精矿加工费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印度和韩国的铜冶炼厂接受BHP Billiton公司提出的苛刻条款后,中国冶炼企业的2007年度铜精矿加工费谈判结果也已出台,铜的基准加工费(TC/RC)由2006年的95美元/吨和9.5美分/磅下调至60美元/吨和6美分/磅,比2006年的95/9.5下调了37%,并且首度取消了沿用三十多年的价格分享条款。
     
     由于受到铜精矿供应紧张状况的影响,预计2007年铜供给不会出现严重过剩。因此不会对铜价产生非常大的压力。
     
     4、技术分析
     
     期铜价格破位走势已经确立,由于前期跌幅过大,技术上有反弹要求,短期内将围绕5700-5800点附近波动。反弹过后期铜价格仍有可能惯性下跌,但幅度有限。
     
     综上所述,如铜库存持续增加,短期内期铜价格经调整后仍有下跌空间。从长期趋势看,受美国及中国经济共同影响,铜价可能稳定在5000-6000的价格区间。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购物车(0)    站内信(0)